当前位置: 育儿网 >  资料库 > 特殊儿童

如何培养聋生习作评改能力

本文Tag标签:聋儿习作  

  习作讲评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,也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,及时反馈指导结果与提高评改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。新课程教学大纲中指出:“在作文教学中,一定要逐步培养学生习作评改能力”。因此,在习作讲评中我们应注重对聋生习作评改能力的培养。要怎样培养聋生的习作评改能力呢?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:
 
  首先,培养聋生自改习作能力。聋生有了一定的自改习作能力在习作讲评课中,就具备了评改其他同学习作的基本能力,可以说聋生的自改习作能力是完成同学之间习作“互评互改”的必要条件。因此,这是极其重要的。 

一、授之以理,教之以法。

1、授之以理。对于修改习作,聋生有许许多多的心理障碍,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扫除聋生的心理障碍,告诉聋生修改文章的目的是使写出来的文字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,合乎常理规范。让聋生明白修改的重要性,以此来激发聋生的修改动机,培养聋生的修改意识。 
2、教之以法。修改文章一是改出错别字、病句和标点符号;二是润饰,使文章锦上添花,更加完美。这方面的完成可以使用“增”、“删”、“改”的方法。“增”就是根据文章的需要,增加必要的语句、段落或情节,使文章表达更具体更生动、更形象;“删”是去掉与中心无关的情节、小节、合并意思差不多的语句,使表达更简洁,使文章更干净。 
3、修改步骤。①初读改词语,习作后要大声朗读,边读边修改搭配不当的词语或补上遗漏的标点或字词;②再读乞讨结构。读给别人听征求别人意见,完成对习作作出结构、顺序等较大的修改;③复读再提高,征求别人意见后可以参阅相关课文或习作,从中对照,再作进一步修改。
 
二、加强训练,养成习惯。 

聋生评改能力在实践中提高,良好的评改习惯靠多次重复才得以养成。 
1、加强片段训练中的评改练习。片段练习的特点是目标集中,时间较短。在教学环节中安排“自改——讲评”或“自改——交流”的练习,在训练过程中,要遵循“由扶到放;扶放结合”的规律循序渐近,逐步提高自改能力。 
2、围绕一个习作要求作多次修改作文训练。一个习作要求作多改作文训练,让聋生的修改能力在当次作文修改中得以实践,同时在第二次习作中也得以体现。 
3、做好互查习作修改的情况。聋生在互查自改习作情况中相互促进、交流修改经验,取长补短,共同提高。 

三、动之以情,激之以趣。 

①正面鼓励。对于聋生对习作的修改,以正面鼓励为主,肯定敢改比不改好,肯改比不改强;②充分发挥作文评分的积极鼓励作用。聋生的习作不仅可以两次打分,甚至可以多次打分,这样就使聋生有了成就感,也就更加积极主动。从而真正达到“动之以情,激之以趣”的目的。 
其次,聋生既有了自改习作的能力,讲评课应从以教师为主的“讲”和“评”中真正转变成以聋生为主的“讲”和“评”这个轨道上来。从此让习作讲评课的课堂以聋生为主体,让聋生积极发言并认真听取他人意见。尽量开拓自己的思维,打开心灵的闭塞,丰富大脑的想象,大胆发言,取长补短。真正做到“互评互改”并对聋生的作文兴趣有所激发,对聋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。

还有疑问吗?请留下您的问题,15分钟内回答您!